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常识判断  >> 政治   
政治
2014年安徽公务员政治常识要点(26)
http://www.anhuigwy.org       2013-10-31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社会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有以下原因: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它们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二,这两对矛盾的发展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了原有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从而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促使上层建筑发生相应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确立,为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保证,从而促使生产力获得解放。两对矛盾的上述循环不断地运动,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第三,这两对矛盾的辩证运动反映了社会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状况(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变革,由于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地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必然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发生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当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通过生产力诸因素来实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因为它为生产力诸因素的结合提供了好的形式;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则是因为它不能把生产力诸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最为根本的,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或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矛盾运动。

  本章内容是历史唯物论部分的核心内容,十分重要,复习时应加强理解。重要的知识点有:

  1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以及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理。

  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 生产力标准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形态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要阐述它们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因为只有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相互影响和作用,才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5.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基础。

  生产力是生产的内容,是活跃的因素,总是不停地向前发展,而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总存在着矛盾。当一种适合生产力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时是同生产力相适应的,因此会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就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最终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二者矛盾运动可以概括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基本适

  ”合“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矛盾过程都使社会发展到高一级的程度,表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趋势。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是: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条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历史表明,

  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要求的时候,人们要消灭它是不可能的;当一种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时,人们要想长期保持它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客观性。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确立,都是由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改革就是要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的弊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当前,我国所具有的与现代生产力相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制度必须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基础。同时,我国生产力状况还具有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总体水平不发达等特点。这就既决定了公有制的形式是多样的,又决定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必须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或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原理来认识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是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但它不是指一定社会中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那个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只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生产关系在此有两重身份:对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而言,它又是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是这条规律起作用的表现:第一,当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发展时,不能轻易改变生产关系,如果主观随意地改变生产关系,即使愿望良好也会事与愿违。第二,生产关系也不可能长久地落后于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一定会随之变化。另外,要注意的是,不是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不是说生产力的任何变化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特别要注意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问题的阐述,注意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的具体含义。

  生产力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纽带和中介。生产力不能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不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生产关系这一中介来进行的。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组织、机构及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治机构等;一部分是思想上层建筑,指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互作用的。它们的辩证关系是: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表现为: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第二,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要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要求。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有助于自身经济基础的建立并保护其发展,排斥其他类型的经济基础,包括对旧经济基础残余势力的清扫和对新经济基础萌芽的镇压。第二,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第三,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对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如果是为落后反动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对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

  在这一对矛盾中,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而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上层建筑要经历一段逐步完善的过程,一经形成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由此就形成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的要求的,虽也有矛盾,但是次要的。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应及时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需要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要求变革的客观趋势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对抗性的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摧毁反动的上层建筑,推翻旧政权,才能解决。而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旦建立起来,它们之间就达到了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开始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新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这种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把社会形态从低级推向高级的发展阶段。

  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对于社会发展反作用的性质,不是只看其是否适合经济基础,主要看它是为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服务。

  4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面,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无论哪一部分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生产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来保护,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为自己进行宣传和辩护。上层建筑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从而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要反对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关系割裂开来的错误。”上层建筑决定论“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机械决定论则夸大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忽视或抹煞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对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作用。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革除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束缚或影响经济基础发展的弊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社会发展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建立起来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便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这时,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性的调整,并在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不相适应的情况。但是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时,就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旧的上层建筑,建立新的上层建筑,以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体现着它们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形成并巩固新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获得解放。就是这样,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从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的解放,如此不断循环往复,推动了社会发展,形成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使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通过阶级和阶级斗争表现出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等基本形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表现在:第一,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革命的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造成了社会的革命和进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第二,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量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多少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当注意,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改良是和社会革命不同的社会演进的一种形式,两者都是由阶级矛盾和斗争引起的;不是一切阶级斗争都能推动阶级社会的发展,只有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最后的阶级斗争;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它认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历史上暂时存在的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人们都属于一定阶级;阶级是在特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不同阶级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等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要点是:第一,首先必须以经济关系、各阶级的经济地位为依据,同时进行政治的、思想的分析。第二,在分析某一特定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关系时,必须具体区分阶级、等级和阶层,区分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阶级对抗和阶级差别,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第三,要认清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和变动性,注意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和地区阶级关系的特点和变化。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分析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只能用于看待仍然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问题,而对于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此方法已不再适用。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曾经考过。阶级的产生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定则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又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标准只能是经济标准,而不能以政治、思想为标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注意阶级斗争是指阶级社会中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不要把任何社会矛盾斗争都归结为阶级斗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要求领会并掌握,重点掌握阶级的起源、本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定义、起源和本质问题不太容易出大题,但可能出选择题和辨析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方法问题有可能以辨析题的形式出现。应掌握其基本内容。这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并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更根本,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总是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3)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第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联系。第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第三,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3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表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是推动阶级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表现在:第一,它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是由于社会内部的经济原因引起的,其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的冲突而阻碍社会发展时,扫除这一历史前进的障碍,就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个重要环节。第二,它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社会形态内部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促进这一质的飞跃的重要手段就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的标志是政权从落后的反动阶级的手中转移到革命阶级的手中。

  (2)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包括在实践中摸索、创立、改善和完善体现社会基本制度本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体制和一系列具体制度。一方面,改革要对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进行变革;另一方面,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的根本制度,而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制度而采取的变革。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第一,社会改革是为了清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尤其是我国当前的改革,针对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旧体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也是一场革命,这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第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改革旧体制,解放生产力,首要的是解放人,即解放人的思想和创造活力。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最根本、最深刻的变化,就是摆脱了许多思想上和体制上的禁锢,使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比较好地解放出来,这也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社会革命与改革的作用都是突出它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归根到底是因为革命,改革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而革命和改革之所以会发生也要从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来加以说明,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才会出现革命和改革。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革命的标志,社会革命的实质要求领会掌握。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并不就是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必须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深化改革是当前社会政治生活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来认识与分析这一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特别是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所进行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复习时要重点掌握基本原理,要求能运用基本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

  4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而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基于以下原因: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吃、穿、住、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物质产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第二,物质生产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它构成其他社会生活,如社会的精神生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与实践等的基础,并推动后者的运动、发展。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第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状况及其变化,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虽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不能越出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范围。

  5 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信、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形式。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进而使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由于现代科技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生产力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在自动化机器出现以前,人们的劳动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劳动方式产生了第一次革命,即由手工劳动转变为机械劳动。随着机械化向电气化、电子化的发展,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提高,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经历着由机械自动化走向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走向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新技术革命在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同时,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并导致了一系列新产业部门的蓬勃兴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并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由此引出生产力标准问题。掌握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及其意义,这两年的试题中此内容不多见,现应该引起重视。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不是惟一的力量,社会发展是各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当然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但是生产力才是最终的决定性力量,与其他因素的作用相比,它是决定性的因素。

  生产力标准与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关系。”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依据应加以重视。

  (2)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人了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减少了从事延续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而可以用更多的劳动去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3)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引起思维变化的最接近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变革。人们在近代以前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了狭隘落后的思维方式。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摧毁了旧的生产方式,消除了地域的狭隘性,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的思维摆脱了传统的狭隘性、落后性。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数理逻辑、突变理论、模糊数学等)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电子显微镜和射电望远镜强化了人的感觉能力,电子计算机则强化了人的思维能力。新的视觉化技术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新的飞跃。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使人们视野中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鸿沟在消失。科技革命使现代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精确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了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在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时,要注意科学技术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科学技术的作用的性质、大小要受到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人的控制等因素的制约。

  6.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科技革命既给人类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带来了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是由于科技迅速发展而带来的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因而具有全球性质。全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提出了科学技术的价值定向问题。这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发展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符合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所有这些说明,”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实践的复杂问题。

  为此,应该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无论是生态、资源问题还是核战争问题,都需要依赖国内的社会环境与国际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才能得到合理解决。可持续性发展正是在”全球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战略思路。

  (5)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当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下去。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方法论意义是:1)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与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2)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自己的发展中,一方面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但同时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统一起来。3)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这就要求人们从更宽的视角和更深的层面去不断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离开人的活动,恰恰是从人的活动,首先是从人的生产劳动中找到了打开历史谜宫的钥匙。

  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不是一般地、笼统地谈论人的活动及其作用,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的具体的分析?列宁说:”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对历史的参与者与历史的创造者作了区分,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有;了这个区分,就不会从马克思说过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正确命题中得出”人人创造历史“的简单结论。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 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1)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性共同作用于历史进程,辩证地统一于历史进程。人类社会历史,就是客观规律与主体自觉活动的统一过程,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发展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这一规律的实现也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因为制约人的自觉活动的社会历史条件,都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定历史时期自觉创造的结果。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然体现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之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自觉活动的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之所以通过各种偶然事件表现出来,也正是由于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上人们活动的各种合力的表现。总之,社会发展规律总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

  (2)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唯物史观在考察人的历史作用时,对历史的参与者和历史的创造者作了区分,认为凡是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历史的创造者理所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并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考察来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演进过程。创造社会历史的活动,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活动,就是规定历史进程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活动。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只有代表历史发展必然性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唯物史观对历史创造者的考察,旨在进一步揭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说明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不同性质。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

  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涵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指的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成员大多数的总和。人民群众具有量与质的两重规定性:以量的方面而言,它指的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从质的方面而言,它指的是推动历史发展与进步的一切社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也是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及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中都有不同的内容,但不论在何种国家、何种历史阶段,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历史的参与者≠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创造者的实质强调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

  (2)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这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正是社会生产力的最主要要素。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人民,是物质生产的直接承担者。历史上的一切生产工具,从粗糙的原始石器到现代化的机器设备,都是劳动人民和知识分子创造的;人类所必需的一切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也都是劳动人民生产的。物质文明实际上是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成果、艺术作品和文化成就,往往都是依据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素材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实践经验汇总和提高的结果。脱离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任何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不可能创造出来。②劳动群众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③劳动群众也直接参加了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活动,其中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文化的创造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来实现的,而人民群众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摧毁腐朽制度的斗争。在社会主义时期,人民也是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

  (3)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总是受着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任何时候都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任何人都不能凭主观意愿自由选择生产方式,只能在既定的现实条件下进行活动。生产力的状况对于人们的创造活动具有决定意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对于人们的创造活动也有重大影响。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不同,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和结果也必然不同。第二,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同社会政治条件也密切相关。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人民群众政治上无权,其积极作用就受到摧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了国家主人,这就为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主动地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也有一个过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各种体制的改革,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第三,社会思想文化对群众创造作用的发挥也有重大影响。腐朽落后的社会意识和旧的传统会严重束缚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和优良传统会激励和鼓舞千百万群众的创造作用。此外,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群众创造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在旧社会,剥削阶级垄断文化,大多数劳动群众被剥削了掌握科学文化的权利,严重地妨碍了群众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的充分发挥。

  4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历史人物

  历史唯物论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也承认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与个人作用的辩证统一。在此,个人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在社会地位、能力、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别的个体。根据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作用的量的大小,个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而历史人物依据其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性质,也可区分为正面的历史人物与反面的历史人物,前者又称之为杰出人物,他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较大,对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起推动作用。

  (2)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指对社会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人,他们属于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方面,杰出人物是社会变革的倡导者和发起者,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人民群众要发挥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必须组织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这就需要一定的个人担当组织者的角色。当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之后,仍然需要团结在一个核心周围,以便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杰出人物适应了这些需要,担当起组织领导的重任,从而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二,在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方面,杰出人物起着预见和教育的作用。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深藏在扑朔迷离的历史表象背后,常常难以识别。特别是在历史转折关头,人们把握历史方向更为困难。同时,由于旧制度的压迫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使许多群众背负着不少思想包袱。因此,人民群众需要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需要进步的科学文化知识营养。杰出人物站得高、看得远,能够预见到历史的发展前景,提出新的历史任务。他们知识渊博、思想进步,能够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批判腐朽的思想和文化垃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增强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三,杰出人物能够决定历史事件的个别面貌和某些特征。由于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发动者、组织者,因而对历史事件会产生较大影响,打上杰出人物意志和行为的”烙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改变和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这体现在:

  第一,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他们都是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只有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的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杰出人物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人民群众对他拥护和支持的程度。

  第二,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造就的。杰出人物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他们的才能和知识是集中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果。没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任何杰出人物的思想和理论都不能产生。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不是随心所欲的,也是受制约的。

  个人可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可以区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要比较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要掌握好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杰出人物和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个人历史作用的体现。要注意用辩证本性掌握这种作用:一方面,杰出人物与无产阶级领袖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能使具体的历史事件打上明显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他们的作用必须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发展,他们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善于运用这一原理进行材料分析和命题辨析。另外,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杰出人物不能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杰出人物的作用汇合在人民群众的作用之中。他们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任何时代的杰出人物都不能脱离该时代的客观历史条件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而独立发挥作用。只有当他们正确认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条件并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时,他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历史作用。

  5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全力支持,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革命与建设政党的全部活动之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

  众路线。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坚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出发点。无产阶级政党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取得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胜利。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人民群众拥护和革命、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无产阶级政党在实际工作中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把对人民群众负责与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这是无产阶级向人民群众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两大宗旨的内在要求。无产阶级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一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即一切为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一切为了群众,是党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的全部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目标,一切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政党要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来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

  作方法。党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于执政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第二,执政党地位的变化,给党联系群众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不利条件。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领导者居功自傲、脱离群众、犯主观主要掌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联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特别要明确共产党一定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来自于人民,人民的支持拥护是事业成功的最可靠的保证。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一些人滥用职权干坏事。因此,强调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尤为重要。

  6.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内涵,广大工农群众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的实际指出,除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以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而也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十六大报告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要的是调动广大工人和农民的积极性。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首先要代表最广大的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因为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对于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的人们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要表彰,以利于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体。十六大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我们必须树立和牢牢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Ⅳ常见错误点拨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生产力起主要的决定作用,但不是惟一的动力。

  2)社会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生产力是物质力量、物质因素,因而精神因素不起作用。

  马克思主义指出,以往的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的缺欠、一是他们只是探索了社会历史发展中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探索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这就是说唯心史观仅仅注意考察了思想精神活动的作用,没有考察物质动因,而这才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承认物质因素的决定作用,并没有否定精神因素的作用,不承认这一点,就不能成为一个辩证的唯物主义者。

  3)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就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不取决于它是否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关键是看它与什么样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它为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服务,因此我们说,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们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4)一切阶级斗争都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并不是任何性质、任何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都能推动社会发展。反动阶级对革命阶级的镇压、反攻倒算,都不会推动社会发展。

  5)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是自然而然的。

  强调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等于说规律可以离开人的活动,自然而然地实现。离开人的活动就没有历史,也不会有历史规律。历史规律就是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通过不断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们的活动实现的。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活动是不受限制的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也受一定条件的制约,他们同样是在一定的条件环境下,首先是在既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创造历史的。

  7)”全球问题“的产生,科学技术是罪魁。

  全球问题的出现,与人类不恰当地运用科技有关系。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地运用于改造自然的活动而又失去控制,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但是,全球问题的产生不仅是一个科技运用的问题,而且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以及人类整体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等复杂问题,而不能仅仅归咎于科技发展。

  8)历史人物的出现纯粹是一种历史的偶然。

  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的产物。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某一历史时期,必定要求产生某种历史人物。这是历史发展必然性作用的结果,而这个人物究竟在什么时间出现,出现的是哪位人物,又有它的偶然性,割裂这两者关系,就会导致某种神秘主义。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