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是( )。
A.政治法律制度
B.生产关系
C.历史变化传统
D.伦理道德规范
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二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下列属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举措的是()
A.根据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人口减少的趋势,优化城镇布局,促进村镇适度集聚
B.将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收取的城市建设维护税优先用于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建设和管护
C.加强农民培训的财政专项投入,加速培育出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企业家
D.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有( )。
A.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C.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D.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类似于感觉的反映特征?( )
A.葵花向阳
B.饥餐渴饮
C.雄鸡报晓
D.蚂蚁搬家
5.邓小平《 》的著名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www.anhuigwy.org) 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答案: B
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是生产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 公共服务均等化,简而言之就是,人人都能享受到公共服务,享受的机会是平等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平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以及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ABD
解析: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故正确答案为A、B、D。
C项“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之一。
4.答案: A
解析:
从物体的机械运动,到低等原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再到高等动物的思维活动,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不过是反应的形式不一样,即使是与人类相差很大的石头,你踢它一下,它也会改变原来静止的状态,这虽然跟人类对外界做出的反应有很大差别,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是所谓的“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一观点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即物质决定意识,这属于唯物主义。本题BCD都是现象描述,没有“感觉的反映特征”这个过程,本题应当选A。
5.答案: B
解析:
本题选 B。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本题相关知识点: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是邓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的。
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思索的理论概括和思想总结。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1978年5月11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该文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一讨论得到邓小平、李先念等的支持,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