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概述】
长期以来,出租车行业在中国广受社会诟病:打车难、黑车盛行;出租汽车管理公司利用特许权赚取了太多“份子钱”;司机服务质量差、拒载、甚至故意欺诈乘客等现象比比皆是。而在今年,出租车行业更是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由于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专车”——一种新的出租车营运方式,正在对传统巡游出租车构成严重挑战,各地巡游出租车司机普遍反映,专车出现后日接活量变少、营收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巡游出租车司机围攻专车现象。而广大市民则几乎一边倒地为专车叫好,因为利用移动终端叫车方便、专车车型更高档、专车司机服务意识强,而且,价格似乎也并不显得更贵——在得到网络平台公司的优惠券补贴之后。监管部门对于专车的态度也颇为耐人寻味。今年1月8日,交通运输部领导尽管强调禁止私家车介入平台参与营运,但同时明确表示,“专车”服务是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而在地方,不少城市的交运监管部门却加强了对专车“非法参与运营”的打击力度,据统计,包括广州、成都、深圳、北京、杭州、苏州、南昌等10 多个城市都采取了程度不一的执法措施。
【预测题目】
近日来,伴随着互联网专车竞争的白热化,传统出租车利益受到的侵犯亦愈演愈烈,由此爆发的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专车项目,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互联网+”时代与我们不期而遇。刚刚过去的2014年堪称“移动互联网改变中国城市交通的变革元年”。这一年,随着滴滴专车、快的专车、人民优步等众多互联网专车的推出,人们的交通出行迎来了“私人订制”时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互联网专车服务对于满足运输市场的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需要更多的规范与引导。
互联网专车的存在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体验提高了,消费的质量提高了,此外消费者还能获得一定的补贴。专车司机,他们也在受益,他们不用像传统的出租车司机一样四处巡游,他们也不用交份子钱和其他杂费。而传统的出租车司机是当下最大的权益受损者,今年5月以来,全国各地多个城市,出现了抵制专车事件。有的地方出租车司机甚至围堵了专车软件的办事处,有的地方出租车用停运的方式来声讨专车。这样的专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的矛盾从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也不利于整个打车行业的全局发展。对于互联网专车,我们更要认识到其中的车并不是政府认可的出租车,司机也未经政府许可从事“经营性”服务,尤其是这些运营专车的新兴的民营“出租车公司”,也并未拿到“出租车公司”的运营牌照。正是由于这种不规范,不仅对于乘客造成一定的人身财产安全隐患,也给政府的监管带来困难。
为了让互联网打车和传统出租车行业能够兼容并蓄地发展,给民众带来更好的出行服务,在当下,“互联网+”的风口,政府应该把握机遇,站在更高程度上看待新兴的产业,不能一味打压,而是应该进一步引导规范,对于专车及其司机、公司的准入标准进行完善,将其进行合法化运营。此外,专车司机本身也应该做好行业的自我约束,真正做到安全可靠;而传统出租车行业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通过创新和改革提高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互联网专车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与传统出租车行业无本质冲突,相信通过以上的多措并举,两者一定可以共同发展。
更多面试指导可点击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学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