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2014年安徽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6月28日)
http://www.anhuigwy.org 2014-06-30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2014安徽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6月28日)
第一题、有人说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抓住机会,也有人说应懂得舍弃,舍弃也是一种智慧,你怎么看?
【面试点评】这是一道观点辨析题,包含两种人的观点,考生需要辨析出两种观点的角度、出发点及合理之处,重点谈谈自己的理解。
【主要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答题参考示例】 1、不断尝试,不仅能锻炼自己的感悟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还能发现自己的潜力,还可以发现自己的先天不足,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需要避免,这样人才能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观察和判断,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并决定从哪个方面发展,更能接近机会、抓住机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故此工作中勇于尝试、敢于探索,总结发现更多的机会。
2、“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间,达到和谐,达到统一。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
3、尝试为舍得创造了条件和空间,舍得为尝试提供了抉择方向。在不断尝试之中,品味舍得智慧;在懂得取舍之后,享受“尝试”果实。二者可以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4、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正如爱迪生、邓稼先、袁隆平等伟大的科学家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去验证什么是错误,什么是正确,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基层工作、群众工作就是我们尝试的基地、沃土,小事、琐事、难事就是我们尝试的突破口、立足点。能像时代楷模朱彦夫那样,尝试为村民、为村子、为社会、为国家做点实事、好事,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
5、我们在不断尝试之中懂得取舍,要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歪风,要得“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之正气;要舍“扶不起、范跑跑、小悦悦”之邪气,要得“张丽莉、刘盛兰、郭明义”之美丽。
第二题、为了提高乡村医疗水平,决定选拔乡村医生进行培训,你认为应如何保证选拔工作的公平公正?
【面试点评】本题属于常规的计划组织题目,答题时候要要注意“基层工作人员”与领导的沟通汇报、乡村医生的实际需求和意见、省里面的相关选拔制度流程等。
【主要测评要素】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答题参考示例】1、先认真学习了解相关选拔学习培训的文件,对制度、要求、流程了然于胸。
2、收集统计好本区域内符合条件、要求的医生数量;登记好姓名、年龄、性别,并通过调研了解医生们的相关建议。
3、依据文件、医生的建议和本地的实际,统筹安排做出具体选拔实施方案,报领导审核,完善后下发通知。
4、按照要求做好报名登记,之后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
第三题、小王经常出差,和单位人沟通不足,错过了多次进修机会,很沮丧,没有归属感,你认为小王应该怎么办?
【面试点评】这是人际关系处理和岗位匹配性相结合的题目,考生关键要调整好自己、定位好自己,找出解决的办法。
【主要测评要素】人际沟通能力、岗位匹配性
【答题参考示例】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需要便是价值的体现,立足本职、端正心态。
2、善假于物,利用好互联网、即时沟通软件“微信朋友圈、微博”等,与同事分享出差过程中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得失成败,人在旅途,沟通无处不在。
3、有人说“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也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每天晚上8点到10点之间”,自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不断提高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经常出差,但学习无处不在,不仅在课堂和单位,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要乐在其中。
第四题、请以“三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回乡的旅程”开头,以“透过车窗,遥望远方,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又将是什么模样?”结尾,说一段话。
【面试点评】这是说故事、串词说话题的再次创新,给了开头和结尾,中间内容需要补充,这样的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我在课程中要求学员提前准备好或积累一段新颖内容,考场稍加变化填充,即可做到游刃有余。但是一定要凸显家乡现在的变迁。
【主要测评要素】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思
【答题参考示例】 三年来,我第一次回家乡。“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故乡,绝不仅是舌尖的眷恋,更是精神的栖居、心灵的归宿。不过,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明,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文明演进的过程。变动不居中,文化难免会逝者如斯。作家托马斯·哈代曾感叹英国的城镇化毁掉了乡镇的静谧和乡民的单纯,强硬的现代化支持者印度著名导演雷伊也在后期电影中反思乡村文化的衰败。当前,走向城市的亿万国人,也正处身这样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
有人汇集了近60位网友的春节回乡见闻,一个共同点是,物质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却仍显单调。有10多位各地网友都提到,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是当地过年时最主要的消遣。在微博上,也有网友感叹:回家后与亲友甚至父母都无话可说,只能“举头看电视,低头玩手机”。而这也正显示出,大城市与小城镇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鸿沟,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文化情趣的偏差、文化价值的溃散,让哪怕最亲近的人也难以彼此心灵拢聚。
文化落差让很多人的乡愁无处安放,这是城镇化不能承载之重。谁能想到,文化资源向城市的集中,让很多农村连文化站都只剩空空房舍,更遑论有受人尊重的 “文化人”了。另一方面,则是强势的消费主义对乡土的侵蚀。有记者返乡发现,低俗甚至虚假的药品广告,已经占据了许多小城镇建筑的外墙;干涸的河道里,满是塑料袋、包装盒等城市垃圾,恰如鲁迅还乡时的感慨: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遥望窗户,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又会是什么样呢?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