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跑道上,我国近年来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服务民生、造福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近期一份全球报告显示,过去5年,16个可统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中,中国在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等5个领域相关的科研产出居世界第一,15个领域的相关科研论文数量位居全球前十。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世界产业格局,是否掌握核心技术不仅影响全球产业布局,更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原因分析]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当前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成绩不容忽视,但也要看到,不少领域与国际一流的差距依然明显,核心技术的短板依然突出。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中国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一些领域“领跑”的转变,但“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楼越高风险越大”,不掌握核心技术,迟早会被别人卡脖子,国之重器不立足于自身,容易动摇发展的根基。
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传统要素的增长驱动力减弱,科技进步对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基础性贡献更加凸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换道超车,必须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以往那种“轻研发、重应用的拿来主义”虽能获取短期利润,却难以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对策分析]
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创新的基础。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研究亟待加强。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才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技创新,依靠的是奋战在一线的千千万万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及市场主体。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条件,就会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有效的科技解决方案。
科技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对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来说,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提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