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
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物质与财富的关系
http://www.anhuigwy.org 2014-12-03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获得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
追求精神财富并不必然以充足的物质为基础。很多人认为经济是基础,物质是基础,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极端、片面的理解。马克思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恰恰是马克思这个穷光蛋创造巨大精神财富,而那些家产万贯的资本家不过是历史尘埃。很多人追求赚钱,赚更多钱。赚到钱之后呢?
当今中国不缺钱,但精神财富的缺失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个人、社会的发展。我们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和创造要分秒必争了。要引导各种收入状况的人,发动各个行业参与到精神文化的创造中来。要形成全社会良好创造精神财富的良好环境和风气。
精神和物质财富之间没有必然的高低贵贱之分。
中国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传统。这个传统既体现了对劳动创造财富的尊重,但也不乏迂腐成分。一些人,尤其一些知识分子,看不起追求物质财富的人。商人言必称利,往往受到鄙视和嘲弄。我们现在社会中一些仇富现象,仇恨的往往都是商人。但商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作用很大,司马迁就写过《货殖列传》记载了商人的功绩。
物质和精神财富之间没有绝对界限,能相互转化。
有很多人只承认物质财富,认为精神财富是虚的,是一种自我安慰。但事实上,所有的物质财富最终都会指向精神。买名车、豪宅,主要不是因为要跑多快,或者人比较胖、需要睡大屋子,而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上优越感。其实,人的优越并不必然需要豪宅名车支撑。学问高深,道德高尚,社会认同度高都能使人卓越,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创造更多物质财富。
对待财富,我们既需要努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发扬“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精神,还要大力弘扬我党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作风。努力协调好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系,使它们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取最新开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