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2015 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简称《计划》),要求各地要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在现行制度架构内,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问题分析]
一方面,乡村教育的公平和质量问题。
相对于城市学生来说,我国乡村地区的学生面临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全面不公平,学生只能进条件比较落后的乡村学校,接受教育质量比城市地区低的基础教育,在升学中,也和城市学生处于不平等地位——升入重点高校的农村生比例在本世纪最初十年持续走低。
另一方面,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差,编制设计、职称评聘等方面也存在差距。
以生师比作为编制标准,一些村级教学点规模小、生源少,教师编制短缺;乡村教师职称评聘难,存在“隐形天花板”。各级部门应根据偏远、贫困、地势复杂地区实际情况,在编制设计、职称(职务)评聘等方面向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倾斜。要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倾斜,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参考对策]
首先,发展基层教育事业,教师“下得去”是前提。
一是要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例如: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重点支持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为基层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建立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输送大批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到乡村学校任教一定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多组织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二是要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通过定向交流、跨校竞聘、学校联盟、对口支援等途径向基层输送正能量。三是职称(职务)评聘要向乡村学校倾斜,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比例总体平衡。四是要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
其次,发展基层教育事业,“留得住”教师是关键。
一是要提高基层教师生活待遇。通过生活补助、工资待遇、疾病救助、住房保障等途径拴住基层教师的“师心”。二是要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通过教师在乡村任教年限分别给予不同层次的鼓励和表彰,使教师甘愿扎根乡村为发展基层教育事业服务。
最后,发展基层教育事业,教师“教得好”是保障。
一是要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通过教育、宣传、考核与奖惩相结合,努力建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乡村教师队伍。二是要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多组织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技能培训,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在恶劣、艰苦农村环境中,根据教育对象的性格、特点给予恰当及时的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