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备考需要提前准备,本站“申论范文”栏目将陆续更新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范文,供大家借鉴学习。
静心师水 益智怡情
化学家眼中,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在城市管理者眼中,水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守护了一个国家的安全;在耕作者眼中,水是滋养庄稼的甘霖,孕育着粮食的丰收;而在哲学家、思想家眼中,水蕴含着哲理,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夺,水孕育一切生物,随物赋形,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智慧的展现。在浮躁、功利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沉淀自我,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提高智慧与情操。
【评析】四种身份,四种认识,既是在形式上形成了排比结构,也是在不同的侧面对“水”进行了诠释,点出了水的特点和作用,将哲学家、思想家的认识放在最后,便于文章论点的引出,以水为师,回扣标题。
师水之不争,可以益智。老子认为,“水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向水学习,就能感悟到:水是谦让的、不争的、和平的、利他的,不争功,不诿过。而B县领导班子也深谙此道理。立足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造福一方百姓的过程中,秉承着“城市发展要懂得让”的大智慧,并没有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是给城市水系让道,给城市生态让道,“打响三河治污战役”、“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合理开发水上旅游”,三位一体,让水、生态、城市和谐,实现经济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鲜明的案例告诉我们,以水为师方能滋养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治理。
【评析】分论点1,指出应学习水的“不争”可益智。先引用老子的言论,指出水“不争”的特质,并进一步引导感悟水“不争”的具体内涵,然后以B县领导班子打造“活力水城”的案例进行佐证,总结回扣分论点。老子言论引用+内涵分析+例证+总结。本段的逻辑框架可行,问题在于例证方面,一例证源自材料,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二例证字数太多,一个例证就占用了本段篇幅的一半以上,不够简洁,有凑字数嫌疑。
师水之善,可以怡情。“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告诉世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应该像水一样,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畸形发展,教育工作者站在三尺讲台本应传道授业解惑却出现了一些歪风邪气:局长的儿子总能坐在前排、“课上不讲知识下课办补习”、“一切的教育成绩都沾染了功利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成了不谙世道的鸡肋。若能习水之善,便能够体会到水的境界:简单、深邃、丰富、坚韧。把水的不争、处下、无我、柔顺、奋进、宽容、平静、随和等特性全部涵盖其中,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存善念,教育事业的未来也将是豁然可期的。
【评析】分论点2,指出应学习水善可怡情。老子言论引出,并分析诠释,然后引入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列举了相关的现象,接着分析了“水之善”的含义,并指出教育事业者若能“习水之善”则可改善当今的教育事业问题。本段的逻辑比较混乱:1、老子言论的引出和分析与本段的论述结合并不紧密,而且“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在分论点1中已经引用过;2、论述了教育事业的问题和现象,却没有分析其危害,不利于凸显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3、对“水善”特性的分析诠释比较到位,但是将“水善”引用到教育事业,如何体现水善给教育事业的帮助作用却没有写明白,而这则恰恰是本段本该论述的重点。
习水之智、情向来就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的。静心师水,修养个人德性,滋养政府智慧,在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描绘新蓝图的时下,我们更应该以水为师,习其蕴含的智慧与情操,让城市更美好、政治更清明、人民更和乐。(共858字)(申论一点通评析:结尾总结,指出习水需要长久坚持,并结合时代背景,发出号召,坚持以水为师,打造美好生活的前景,结尾部分可行。)
【评析】本文以“以水为师”为议题展开论述,本文的亮点有:1、开篇段以并排结构的方式引出比较有特点,从多个侧面进行分析诠释引入话题和论点;2、两个分论点论述整体能够做到分析与例证相结合,符合议论文论述逻辑;3、结尾部分写的简短有力。本文的不足之处比较明显:1、分论点1例证源自材料且字数占比过多;2、老子言论的引用重复,一句话用于两个分论点,不合理,而且分论点2的引用与本段论点脱节;3、问题分析未体现其危害;4、论证分析未结合论点进行,避重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