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答题水平,安徽公务员考试网(www.anhuigwy.org)特别推荐申论热点解读“重庆保时捷女司机掌掴事件”,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申论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背景链接】
7月30日8时50分许,保时捷女车主李某驾车行驶至渝北区龙升街路口处违规调头,与另一车辆男司机发生冲突。渝北区公安分局接报警后,依法对李某交通违法行为作出处理,双方就纠纷达成调解协议。随后,网络曝出李某多段视频,自称“爱飙车、经常闯红灯、扣分随意销”,引发公众强烈关注。不少网友质疑其家庭背景、收入来源、交通违法处理等背后有“猫腻”。
重庆市公安局对此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查处置有关工作,责成渝北区公安分局成立调查组,本着对事实、对公众、对当事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网络反映的李某和其丈夫渝北区公安分局石船派出所所长童小华相关情况,依纪依法调查处理。8月12日,经渝北区公安分局党委研究决定,根据童小华在担任渝北区公安分局石船派出所所长期间涉嫌其他违纪问题,免去其所长职务,对其立案调查。
【综合分析】
公职人员及其家属的行为是否合法合规,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议题。保时捷女司机李月因曝出屡有交通违法行径,开豪车出入,再加上其丈夫的特殊身份,也就让舆论公众对其行为背后是否有某种特权意识撑腰、高收入来源是否正当合法等问题,有了获取更多事实真相的诉求。公众不仅关注李月涉嫌殴打他人、交通违法一而再发生等行为本身,更希望能够通过当地有关部门的及时介入,从而彻查她是否利用童小华职权谋取种种利益,确保司法体制的公正透明。
而当地公安机关的调查,一方面让公众对此事的知情权得以落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安机关日常执法体系的不断完善。毕竟,人们关注李月及其丈夫童小华,不仅希望但凡存有违法之处都能依法必究,更体现出对公务机关形象塑造的关注,公安机关对公众有诉必应、一查到底,才能尽快消除“谣言”及误解,也有效维护了公安机关的权威性。
无论是作为普通人的李月,还是之前担任派出所所长职务的童小华,都应当纳入到一体化法治监管流程中,对其行为进行常态化监管。尤其是涉及到公职人员所反映出的社会舆情,绝不是孤立于社会个案而存在的,更有着复杂的现实成因和结构性因素反馈。依照信息公开的原则与方法,将这些攸关公众治安需求,也决定警务系统运作合理性与否的有关信息,第一时间公诸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审视。事实才能抹平质疑,这不仅是技术层面提升公务机构服务效能和公共意识的最好手段,也是落实公权力部门来自于民、服务于民的基本政治伦理。并且,这还是建立起治安领域激励公众参与,建立起与公众“齐抓共管”局面的不二法门。
【相关问题】
(1)公众对执法公正的焦虑以及对权钱者有特殊待遇的幻象。细细分析舆论场的喧嚣,公众似乎在乎的不是哪个更有钱、哪个就应该被打,毕竟具体个案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个案处理的结果也很难对当事人之外的人产生直接的影响。这是公众对执法机关能否真正做到平等执法、司法公正的焦虑,自然对弱势一方有着代入式的思考。
(2)涉及公职人员的社会舆情是否能得到积极回应。保时捷女司机街头打人反被扇的事件,虽然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色彩,在一段时间内,备受舆论关注;但是当这一事件的舆论热度已经消退的时候,重庆市有关部门并没有将调查工作放缓,更没有偃旗息鼓。其公开的调查结果,以大量的篇幅、翔实的数据回应了这些问题,不遮丑,不护短,这即是权威部门积极正面回应社会关切的正确态度。
(3)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更加隐蔽。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力度不断加大,随着过硬政法队伍建设要求的日益提升,一些基层干警的违法违纪不再是赤裸裸的,而是变得更加隐蔽、更加难以发现了。表面上童小华不会做出像他妻子那样出格的事,但是背地里从事的行为可能比他妻子之所为更具破坏性,更值得警惕。
【相关对策】
(一)让公正执法成为守护社会公平的底线
要缓解公众对执法公正的焦虑和击碎权钱者的特殊待遇幻象,每一级执法机关都应当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落实到工作中,同时要加强大众参与,要让每个公民明白所有人在法律规则面前都会被平等对待,要让公正执法成为守护社会公平的底线。
(二)提升相关机构服务效能和公共意识
重庆市有关部门一直将这一事件的调查紧锣密鼓地进行,并且在较快的时间内给了公众一个清晰的交代。无论舆论是否紧盯,始终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对待舆论监督,这种态度和作风即是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权威部门处理社会舆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因此,我们需要提升相关机构服务效能和公共服务意识,有效维护政府机构权威。
(三)坚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童小华涉嫌违纪问题与媒体关注的事件无关,但对其免职并立案调查,体现了政法队伍执纪问责的严肃性,体现了政法机关清除害群之马、纯洁公安队伍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因此,当下我们仍需坚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注重强化廉政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努力营造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浓厚氛围。
【权威论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面对交通法规,还是面对党纪红线,谁都不能任性妄为,逾矩犯规就必须付出代价。事件虽发于偶然,警示却带有必然性:打铁必须自身硬,违法乱纪难逃惩处。“严书记”是这样,“童所长”又何尝不是如此?——新华社
因开名车而鄙视别人,顶多有点可恶,但不可怕。可怕的是开名车而无视交通法规、鄙视遵纪守法的开车人群。财富可以不平等,法律法规却没有高下之分。一个女司机,保时捷开出“霸王车”的气势,开出屡违法屡通行的豪迈之气,她鄙视的不是人群,而是法治。——浙江新闻
在行权用权之余,想想“修身齐家”这四个字。必须牢记,作风问题不是选答题。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一个领导干部的作风有问题,不但会带坏一个家庭,更会因为这种“与人民群众的隔离”,而使我们的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中华网新闻
【案例拓展】
湖北城管局局长夫人打护士
2017年12月8日,湖北通山县一女子房某带儿子在通山县人民医院输液时脚踢怀孕护士。事后,护士被诊断为先兆性流产,在医院保胎。相关视频被传上网后,有网友认出房某是城管局局长徐某的太太。并有该医院工作人员称,当天下班后徐某也到医院看望被打护士,并说“我老婆是东北人,她脾气大”;“你是做服务行业的,服务行业就是这么难的,要受得了气”之类的言语。经充分调查取证,房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殴打孕妇,通山县公安局于12月10日下午,依法作出对违法行为人房某行政拘留12天、罚款500元的处罚决定。
被“严夫人”拉下马的 “严书记”获刑10年
2018年5月,有网友爆料,成都金苹果爱弥儿幼儿园大班有一位女孩打同学,老师将她单独安排座位的决定误发到了家长群里。这个女孩的家长“严某某妈妈”当即在群里威胁道:“陈老师,你马上在全班当着所有师生给严某某道歉,否则我通知你们集团领导来给我解释你对严书记女儿说这话什么意思!”随后,“严某某妈妈”在群聊中提到学校已对陈老师作出了开除处理,“严书记女儿”也已经被名校“内定”。
这些群聊截图一经曝光便在网络上疯狂转载,迅速引爆舆论。面对群众的质疑声,四川省纪委监委及时回应,在介入调查的第四天就发布了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事发前后不到10天。2018年11月3日,“严书记”被双开,获刑10年。
【时评文章】
保时捷女司机,终究还是没让人失望
8月12日,重庆官方通报保时捷女车主及其丈夫童小华调查处理情况。通报把不少网传的“故事”都说清楚了。比如,现如今居住的房子的确是以50万的价格购买的,而且也是在按揭还款阶段,除此之外,还有一套拆迁房。至于车辆方面,李月花了63万买的3手车,除此之外还有一辆华晨宝马。李月的背景也没有网上传的那么玄乎,而且经济情况也并非“钟鸣鼎食”。
之所以说保时捷女司机没让人失望,也是因为她没有辜负舆论对她的角色期待:调查发现,童小华在担任渝北区公安分局石船派出所所长期间涉嫌其他违纪问题,经渝北区公安分局党委研究决定,免去其所长职务,对其立案调查。
这与曾经的“严书记”一案异曲同工,都因为妻子的嚣张跋扈,导致舆论的山呼海啸,引来纪检监察部门介入,最后牵连官员落马。这一反腐路径,民众已不陌生,相信经由此案,恐怕会让不少人引以为戒,跋扈家属大概会收敛一些。
但若说完全符合期待,怕也不确切。比如保时捷女车主的背景,原来没有那般显赫。舆论对公共行为有一个隐含的认定标准,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毫无顾忌,必定对应一个非同一般的“来头”。结果却让人意外,原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厉害,颇有点“原来不过如此”的意味。
这或许是小瞧了异化的权力在个体生活小环境中对行为模式的塑造。可以想像的是,在女车主的朋友圈,一个有着违纪行为的派出所所长,可能带来的行事底气与生活“便利”。也不难想象,嚣张跋扈是在她做出相应行为、发现自己“可以如此”之后,才养成的一种习惯。舆论用高空俯视的视角,或许会感到其人权位不高却行事张扬的反差,但若平视一番,或许也不难理解一位违纪所长夫人,她的行事逻辑何在。
这也再次证明了绷紧反腐神经的必要。反腐除了廓清政治风气之外,其意义也在于,在社会生活中塑造一种正常的行为模式。违法乱纪行为,影响直贯而下,就会在微观环境里展现其狰狞的一面。这种面孔,不需要其人位高权重,只需在一小片天地里,拥有“我说啥就是啥”的权力,便足以展现其深入社会肌理的危害。
可以想见的是,保时捷女车主的行为,若不是发生于闹市,若不是被拍成视频,若不是形成全民围观,当事人与围观者会留下怎样的心理阴影。别忘了,在事件发生后,可是奇瑞车主先说了道歉。战战兢兢与隐忍委屈的一声道歉,大概是冷静评估“跋扈行为”的支撑之后,所不得不采取的办法。而这种个体情绪若是累积起来,也会给社会心理造成震荡。
因此,官员本人、官员家属的社会行为模式,也可以成为观察反腐的一个标记物,乃至成为一种指标。反腐的目的,就在于让这种无所顾忌的跋扈,在社会生活层面绝迹。(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